【1974 Telecaster Thinline】

我想應該很多人知道日幣現在變得非常便宜,跟美金的匯率來看,日幣兌換美元150多圓,跟30多年前差不多了。但我小時候是360圓,1950年代到1970年一直都一樣是360圓,是現在的兩倍多了。

我開始彈電吉他的1974年,日幣兌換美元300圓,只有有錢人才能買Fender、Gibson等的美廠吉他。所以,那時代,像Greco、Fernandes等的日本品牌出來賣很多便宜的Fender和Gibson的copy琴,我也在高中生的時候買了一把Fernandes的Stratocaster,可惜現在不記得去哪裡了。

好,重點來了。我大概幾個月前在台北的UD樂器試了Fender Custom Shop的1972 Telecaster Thinline之後,就開始對Fender的”CuNiFe Wide Range Humbucker” pickup很有興趣。這pickup是設計Gibson的”P.A.F. Humbucker“ pickup的師傅Seth Lover為了Fender再設計的Humbucker pickup。

後來,我在日本的樂器行”Guitar Shelter”看到了1974年的Telecaster Thinline,這把有裝兩顆original “CuNiFe Wide Range Humbucker” pickups,而且1974年是我開始彈電吉他的年份,我很想要啊!不過也覺得…我今年64歲了,不知道還有多久時間可以彈吉他,所以不要再買吉他比較好…吧。

我這樣想,忍耐了一段時間,但是,(一)現在日幣非常便宜,(二)是1974年出廠的,(三)有original “CuNiFe Wide Range Humbucker” pickup,(四)vintage吉他越來越不好買… 完蛋了,現在購買這把吉他的條件太符合了吧。我想了好久,最後還是忍不住就下手了。

這把Thinline,除了一顆pickup高度調整用的螺絲和彈簧,還有pickup selector的knob之外都是original的。fret也是original,沒換過,現在高度很低到有一點不好彈,所以應該需要refret吧。裡面的電路也順便整理一下好了。

“CuNiFe Wide Range Humbucker”pickup很好聽!聲音還是跟Gibson的Humbucker不太一樣,一直習慣彈 single coil pickup的人來說,Humbucker pickup的聲音是有一點悶悶的,會想要再多一點的高頻。Fender的”Wide Range Humbucker”的頻率比較寬,是因為製作方法跟Gibson的不太一樣的關係吧,彈起來出力更大的single coil pickup的感覺,當然雜音很少了。我很喜歡的Michael Landau也最近很愛用這款pickup。

我最近跟7000 Miles Guitars訂做的Stratocaster也會裝兩顆”CuNiFe Wide Range Humbucker” pickup。也更新了我的pedalboard。希望這”Wide Range Humbucker”跟新的pedalboard能做出新的聲音,期待新的聲音會帶來新鮮的空氣!

Facebook
Twitter
WhatsApp
Telegram
Picture of 門田英司 Eiji KADOTA

門田英司 Eiji KADOTA

做夢的勇氣:
不放棄熱情,也不要忘記內心

Picture of 門田英司 Eiji KADOTA

門田英司 Eiji KADOTA

做夢的勇氣:
不放棄熱情,也不要忘記內心

  • 關鍵字|Keywords

  • 分類|Categories

  • 標籤|Tags

  • 搜尋貼文期間|Search Date Range

|文章分類

|精選文章